2024年6月25日,旅游管理专业可持续旅游科研小组聚焦“海洋生态旅游”主题开展深度研讨,直面海洋旅游需求增长与生态压力凸显的现实,探索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引导亲环境行为的有效路径。
图片素材来源于《无尽深蓝》,西尔维亚・A・厄尔著
研讨伊始,一组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数据揭开帷幕,凸显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海洋旅游业增加值达 16135 亿元,同比增长 9.2% ,占海洋经济总量 36.9% ;以三亚为例,全年接待游客超 2500 万人次,海洋旅游相关项目吸引游客占比约 40% ,旅游总收入 450 亿元,海洋旅游相关收入超 35% 。然而,三亚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十四五” 规划调查显示,58.7% 受访者直指海洋垃圾为最突出问题,鹿回头、西岛等区域近五年生态健康指数小幅降低,珊瑚礁生态健康评价亦不容乐观。海洋旅游爆发式增长下,美丽与脆弱并存的海洋生态,揭示中国海洋旅游业发展必须锚定生态保护与可持续的内核。
资料来源:国金证劵
研讨中,小组紧扣三亚海洋旅游资源,辩证剖析发展双面性。梁芳老师结合数据解析海洋旅游双重影响,李如跃老师分享其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张月婷老师展示旅游开发与生态平衡的数据关联,胡雨凯副教授以珊瑚白化、海龟误食塑料的画面,化作触动人心的 “生态教材”,揭露海洋垃圾严峻挑战;余燕伶老师提出,将海洋保护理念融入旅游教育,以学生 “海洋守护者” 身份,辐射影响游客与从业者。
小组成员从经济、生态、社会多维度热烈研讨前沿研究,明晰旅游经济增长与生态冲击的关联,强调借海洋生态旅游传递保护理念,深悟海洋与人类休戚与共的联结 —— 保护海洋生态,是旅游长远发展的根基。
会议末尾,老师们聚焦 “环保意识转亲环境行为”,达成 “认知 - 体验 - 行动” 共识:通过丰富海洋知识讲解、设计实践活动,让游客在体验中增强环保认知、养成亲环境习惯。大家明确,依托三亚海洋旅游资源,将生态之美融入教育实践,从课程、活动设计发力,助力生态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
研讨活动现场:(右往左依次)张月婷老师、余燕伶老师、梁芳老师、李如跃老师、胡雨凯老师
此次研讨为三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海洋生态旅游教学与实践融合拓新方向,彰显教师聚焦行业痛点、探索可持续路径的科研担当,以专业力量守护海洋生态与旅游发展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