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20日期间,当多数学生享受假期时光时,旅酒的龚慧老师带领大二、大一师徒制两支队伍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第十九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赛挑战赛文旅与会展创新创业实践竞赛》备赛中。这两支由学生组成的团队,在学校 “知行合一、产教融合” 育人理念指引下,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动能,用专业与汗水书写着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答卷,成为学校培养应用型文旅人才的生动注脚
赛事通知
一、赛事为镜:锚定方向彰显专业积淀
该项赛事是由全国高校商业精英赛文旅与会展赛道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等权威单位主办,以 “创新实践、产教融合” 为核心,设置策划、调研、营销等多个组别,要求参赛团队兼具理论深度与落地能力。其中旅游目的地营销赛道,需结合目的地资源制定系统营销方案,涵盖市场分析、策略创新、数字化应用等核心模块,与学校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懂理论、强实践、善创新的文旅人才” 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基于此,龚慧老师团队结合《旅游消费者行为》课程成果与前期多媒体学科竞赛经验,精准选择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方向。龚慧老师表示,团队选题既呼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海南 “泛三亚圈” 高质量发展政策,也贴合课程中 “旅游消费场景化、体验化” 的核心知识点,实现了 “课程 — 竞赛 — 产业” 的无缝衔接。
二、师徒相授:深耕细作践行育人初心
“市场定位不能凭空想象,要让数据说话。” 备赛期间,龚慧老师带领学生构建 “调研 — 分析 — 优化” 的闭环培养模式,生动诠释学校 “因材施教、精准赋能” 的育人理念。针对赛事评分细则中要求,团队分赴乡村景区开展实地走访,发放游客满意度问卷,同步线上调研潜在游客偏好,作为团队负责人,吴若兰与朱瑞冰同学深有感触:“从问卷设计的逻辑框架到街头访谈的沟通技巧,老师始终陪在我们这些新生身边,手把手带着我们避开‘幸存者偏差’这类实践中容易踩的坑。这种细致到每个环节的指导,不仅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更让我们这些刚接触实地调研的新生,真切体会到‘实践出真知’绝不是一句空话。同时为深化市场认知,龚慧老师建议,团队系统研读《2024 年中国旅游消费趋势报告白皮书》等行业权威资料,结合中国旅游出版社《新旅游》中 “情绪价值主导消费” 的观点,精准锁定亲子家庭、准新老年人群体和活力老年人群体等核心客群。“老师引导我们从‘卖产品’转向‘卖体验’,比如针对银发群体设计‘巴士共享站’,针对亲子家庭开发‘自然手作工坊’,这些创新都源于对消费需求的深度拆解。” 团队成员汤亮同学和谢妤同学分享道。同时面对赛事强调的 “数字化应用” 要求,龚慧老师创新性提出 “数字人矩阵营销” 方案 —— 通过虚拟形象在多平台同步推送乡村旅游 vlog、民俗讲解等内容,既符合赛事 “降本增效” 的评分要点,也让学生掌握了 AIGC 技术在文旅场景的落地方法。这种 “前沿技术 + 产业实践” 的教学模式,正是学校 “拥抱变革、守正创新” 育人理念的鲜活实践。
《新旅游》
三、以赛促长:青春聚力书写成长答卷
备赛过程中,学生们的成长清晰可见:从最初框架构建时的思路零散,到如今能熟练运用 SWOT 模型分析竞品;从面对数据时的手足无措,到能通过 SPSS 软件提炼消费偏好;从对数字化工具的陌生,到能独立完成数字人形象设计与内容策划。在这期间,团队通过微信、腾讯会议等多种方式,进行头脑风暴及思路复盘,老师常陪着我们改方案到深夜。” 学生王欣业等几位同学说,这种 “沉浸式备赛” 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更锤炼了团队协作与抗压能力。
四、逐梦前行:蓄力绽放期待赛场荣光
目前团队已完成方案的初稿,并着手数字人等动销模式的测试市场反馈阶段,并着手进一步方案完善。商业精英赛暑期备赛仍在持续进行中。这个夏天,老师和学生们通过线上交流,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
指导老师与团队成员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