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7.18日,陈宁老师在线上进行培训,培训旨在如何通过AI技术实现课堂效率和如何通过Kimi、剪映、扣子等工具构建课前-课中-课后全链条智能教学系统,推动教学模式从单向传授向智能共生转变。
智能备课与内容生成:Kimi作为AI大脑+AI设计师的双引擎,与DeepSeek深度协同,实现教学内容的极速产出。教师输入教学目标后,DeepSeek自动生成包含学科逻辑、学情分层的教案框架,Kimi则完成智能排版、数据可视化等设计工作。例如在课件制作中,Kimi可自动生成交互式图表、动态趋势线,并根据学生类型切换教学资源库,备课效率提升70%。其长文本处理能力支持200万字输入输出,可快速解析学术文献并生成教学素材。
多模态教学资源开发:剪映通过AI脚本生成、数字人集成等功能,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教师输入60秒手机摄影教程需求后,DeepSeek生成包含时间轴、分镜描述的完整脚本,剪映自动匹配BGM节奏并生成4K画质素材。以及如何运用3D数字人辅助教学,同步数字人解说,使抽象理论通过动画、视频直观呈现。
学情分析与个性化支持:扣子(Coze)通过长期记忆功能与数据库系统,构建动态学习画像。教师可设置记忆有效期并关联教学数据,系统自动追踪学生提问类型、作业完成情况等信息。扣子还可生成学情分析报告,帮助教师精准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从经验教学到数据驱动的转变。
这种技术融合使课堂互动率提升,AI工具正成为教师减负增效、学生深度学习的核心支撑,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双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