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旅酒学院MTA(旅游管理硕士)办公室以线上形式成功举办暑期经典书籍阅读沙龙。本次活动旨在提升学生学术素养,夯实旅游专业研究的学科基础,由李佳老师担任主持,有四位同学分别从人类学、经济学、博弈论等多维视角分享读书心得,为24级MTA学生呈现了一场跨界融合的思想盛宴。
李佳老师主持会议
陈明玉同学为大家分享了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的代表作《忧郁的热带》。这本书既是旅行游记,也是人类学与哲学的综合性著作。陈明玉谈到,通过阅读,她不仅对南美洲土著文化有了初步了解,更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代价产生了深刻思考。书中以非线性的叙述方式,交织个人经历、文化观察和哲学思考,呈现出独特的意识流气质。而列维-斯特劳斯在田野调查中展现的敏锐观察力和对他者文化的尊重,颠覆了她对“原始社会”的刻板印象。
“原始社会并不落后,而是一种不同的秩序”这一核心观点,让她意识到人类社会不存在单一发展标准,多样性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书中“文明的进步,往往伴随着某些东西的丧失”这句话,引发了她对现代化的反思:在追求效率和理性的今天,是否失去了与自然的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系以及文化多样性?此外,这本书还让她认识到学术研究可以是情感与审美的融合,其充满诗意的描写让著作兼具思想深度与文学美感。
陈明玉同学分享
符赓同学分享的书籍是《解读中国经济》,重点介绍了书中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与产业升级路径的内容,具体包括“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产业升级的路径与机制以及新时代挑战与应对策略四个方面。
符赓表示,该书通过新结构经济学框架,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示。其中,尊重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渐进双轨制的改革智慧以及市场与政府的协同作用,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核心要义。在全球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继续深化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探索符合国情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十分重要。
符赓同学分享
钱红与刘江丰同学从不同维度解读了《经典纳什均衡博弈理论》,为理解旅游活动中的策略互动提供了方法论工具。
钱红同学围绕博弈论的定位、纳什均衡的定义、核心矛盾与局限以及行为互动的本质展开分享。她认为,纳什均衡存在全局理性不可及和系统不可分割性的根本前提缺陷,现实中个体难以获知全部信息和精确计算最优策略,社会也并非独立个体的简单加总。但这一批判也让我们认识到人类永远处于“分离”状态,信息不对称是打破“纳什均衡完美性”的核心现实。同时,进化博弈论为大数据时代的群体行为预测提供了方法论。
钱红同学分享
刘江丰同学则通过经典示例“囚徒困境”,介绍了重要概念与纳什均衡的关系、纳什均衡的意义与应用以及局限性。他指出,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描述策略互动达到“稳定状态”的核心概念,在这种状态下,没有参与者能通过单方面改变策略而获益,为预测理性决策者在相互依赖情境中的行为结果提供了有力工具,尽管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对分析多种领域的竞争与合作行为意义深远。
刘江丰同学分享
此次经典书籍阅读沙龙的举办,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对不同领域经典著作的分享与探讨,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对于提升学术素养和夯实学科基础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