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徽为铭,彩烟为誓|三亚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仪式与使命中锚定青春新坐标

发布者:赵晓乐发布时间:2025-10-28浏览次数:10


金秋九月,阳光正好。2025级新生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在开学典礼的热烈氛围中正式开启大学时光。让我们走进这场青春盛会,听听新生与师长们的心声。

一、新生心声:在仪式与共鸣中坚定成长方向

问:同学你好请问戴上校徽时,你有什么感受?听完董事长和校长的发言,又有哪些触动?

答:戴上校徽的瞬间,强烈的归属感涌上心头,我真切感受到自己成为了三亚学院的一员!听了董事长的发言,我深受启发——他强调“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际中锻炼,把专业和社会、未来工作紧密结合”,这番话让我明白大学不是“书斋式学习”,而是要接地气、练真本领。校长关于AI时代“一生一策”的培养理念也让我备受鼓舞,对未来四年的成长充满期待。

问:开学典礼上哪个瞬间让你印象最深刻?

答:有两个瞬间刻在心里!一个是全体新生一起戴校徽,那种“集体身份认同”的仪式感特别强烈;另一个就是彩色烟柱升空的时候,赤橙黄绿的烟柱映着三亚的天空,全场同学一起欢呼,那一刻我觉得“我的大学生活真的开始了”,又震撼又温暖。

问:参加完开学典礼,你觉得这场盛会和你想象中的有什么不同?

答:比我想象的更有温度、更具仪式感!原本以为开学典礼就是听讲话,但今天戴校徽的庄重、彩烟的震撼,还有董事长和校长讲话里的真诚与期待,都让我觉得“上大学”这件事变得特别有意义,不是一个流程,而是真正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问:董事长说“把眼光投向社会、投向实际”,你对大学规划有什么新想法?

答:之前我只想着“学好专业课就行”,听了董事长的话才明白,大学要多接触社会。我打算以后多参加实践活动,比如专业相关的实习、校园志愿服务,把课本知识用在实际里;如果有机会,还想跟着老师做一些应用型的课题,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学习,你有什么小目标吗?

答:希望能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把专业基础打扎实。另外,也想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就像董事长说的那样,把知识用到实际中去,锻炼自己的能力。

二、师长寄语:以传承与使命助力青春远航

董事长寄语:在实践中成长,向社会扎根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三亚学院永久名誉理事长李书福在发言中强调,大学学习不能脱离社会实际。他指出:“你们一定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际中锻炼,一定要把学科、专业和实际社会、和你们今后要从事的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你们应该把眼光投向社会、投向实际,要关心社会,关心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从本质上讲,读书是读社会上的书,全世界的书,现实当中的书,每天发生的书。”这番话为新生们指明了“学用结合、扎根社会”的成长路径。

校长沈建勇:破局焕新,拥抱AI时代向未来

校长沈建勇以“破局·焕新·向未来”为主题,鼓励新生们在AI时代把握机遇、自主成长。他提出,学校正以“一生一策”回应“千人千面”的培养需求,通过AI赋能的个性化平台,让同学们在“学什么”“怎么学”“学以致用”三个维度实现突破,在拥抱技术变革的同时,培养批判性认知、整合性思维与创造性行动能力,成为时代的掌舵者。

问:刘文琦老师您好请问作为新生辅导员,您想对2025级同学说些什么?

答: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加入三亚学院大家庭!从你们戴上校徽、见证彩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是并肩成长的伙伴。希望你们能在“合力更新、有容乃大”的校风滋养下,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在学术上追求“不懈则优”,在生活中收获真诚友谊。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综合能力培养的平台,老师会一直陪伴你们、支持你们,帮助你们更好地走向社会,期待看到你们在三亚学院绽放光彩。

问:谢浩楠老师请问您对新生们的大学规划有哪些建议?

答:同学们,大学是充满无限可能的舞台。希望你们能以今天的仪式感为起点,结合三亚学院的校训精神,早早规划自己的学业与生活——既要深耕专业知识,也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美丽的校园里找到自己的热爱。同时,要主动拥抱AI时代的变化,利用学校的个性化培养资源,提升综合能力,为未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成长为有担当、有本领的新时代青年。

青春的号角已经吹响,2025级新生们正满怀憧憬地踏上大学征程。愿他们在这片沃土上肆意生长,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