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类学研究探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5-16浏览次数:0

                                                                                                              ——高尔夫专业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5月16日下午2点至3点,高尔夫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学院小会议室,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主题为“旅游人类学研究探讨”,会议由裴理老师主持,大家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各自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


高尔夫专业老师出席会议


         下午2点整,专业主任吴兰卡老师宣布本次会议开始,希望各位老师谈谈自己的对本次学术研讨会主题的看法,老师们很高兴参加本次会议,期待本次会议能够对高尔夫教研室的学术研究有帮助意义。

         首先,裴理老师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次研讨会的内容。他认为,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研究已从单一的经济视角转向多角度的理论视角,旅游人类学研究为旅游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希望本次研讨会对旅游人类学进行分析,以实现对旅游人类学理论和实践的深刻认识。随后,老师们先后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观点。

老师们阐述自己的观点


         吴兰卡老师认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文化传统的丧失、自然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等诸多问题,旅游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一部分,特别是现代旅游行为的很多文化现象,如仪式、艺术、迁徙、民俗、娱乐和审美等,既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活动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王亚芹教授认为,纵观旅游人类学的研究,特别是在文化方面,如文化变迁、文化涵化、文化同化、文化融合、文化认同、文化仪式、文化符号、文化象征、文化真实性等,这些都是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这些问题的研究,构成了旅游人类学理论研究的框架、体系和内容。

         李如跃老师认为,中国的旅游人类学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很多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诸如社会、文化、生态等问题。中国的旅游人类学研究主要有宗晓莲、张晓萍、彭兆荣、杨慧、赵红梅、孙九霞、左冰等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借鉴国外的旅游人类学研究理论,研究对象多体现在对民族地区的旅游案例研究。

         此外,骆娟老师,樊红爽老师,李佳老师,朱忠敏老师也先后发言,深刻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观点。

         最后,裴理老师作了总结发言。他说:我国的旅游人类学研究有必要对西方的旅游人类学思想进行再思考,依托成熟的人类学理论和旅游学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的发展实际,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旅游人类学理论,进而推动旅游人类学的“本土化”研究。


文字、图片由学院提供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