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系列之六:黎族文化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6-01浏览次数:29

黎族是海南岛的主要居民,三亚是黎族同胞最主要的聚居地之一。黎族群众在居住、饮食、服饰、婚姻、节庆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风情。早期的黎家用茅草、泥巴、竹木仿船形建造居室;特色的饮食有竹筒饭、山兰糯米酒、甜糕等;服饰一般用手工编织的黎族织锦做成,黎族女性习惯头带花巾,上衣和筒裙加戴贝壳、珊瑚、铜铃、珍珠等饰品;黎族妇女以前有纹身的传统习惯,现在已不多见了。作为海南岛上重要的聚居群体——黎族,你知道哪些?绣面纹身、鼻箫、竹竿舞、大力神……让我们一起走进黎族,品味黎族文化的与众不同。第14周 周五 16:00-17:30B301,于淑艳老师的讲座“文化旅游系列之六:黎族文化”,带我们一起领略黎族文化的魅力。


一、船形屋,相传古时大陆一位美女为逃避魔王选美,与意中人乘船漂流海南,就地取材,用茅草、竹木和泥巴仿船形造屋定居下来,成了黎族祖先。现在,由政府拨款有计划地帮助黎族群众进行民房改造,不少船形屋已改造瓦房和楼房。寮房,是黎寨船形房边小巧别致的茅屋,是黎族少女成年后离开父母独立居住的地方,亦是黎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地方。每到黄昏,小伙子们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前往寮房,通过对歌等方式向姑娘求婚。

二、竹筒饭是黎族的一种传统食品。黎族人出远门,上山打猎或招待客人,砍一杆鲜嫩竹筒灌入山兰米和水,用香蕉叶封口,点火烧烤半小时左右,劈开竹筒即成香饭,香饭有各种类型,若加入山珍海味更为可口。山兰米酒是用山兰糯米酿造成的一种米酒。先将糯米煮成饭,加上麯饼,装入竹篮,盖上新鲜芭蕉叶等。三五天后装入罐子密封,半个月后即可饮用。若将山兰酒罐子埋在地下,三五年后就成为陈年蜜酒,是上乘饮品。吃槟榔是黎族妇女的一种嗜好,将切成小块的槟榔配一片蒌叶(一种藤蔓植物的叶子)和一撮螺灰,一起放进嘴里咀嚼。吃时口水慢慢变成红色,味道又香又甘又辛,久吃能使人上瘾,有杀菌消毒健胃等医疗作用。

三、黎族服饰是非常有特点的一种服饰,男性习惯头上束鬓包头成角状或盘状,颈带银质或铜质项圈。女性习惯头披绣花巾,上衣分直领、圆领,对襟、斜襟,边沿皆绣花,下着紫榴筒裙,头巾、上衣和筒裙大多嵌入金银箔、云母片或羽毛或贝壳、珊瑚、串珠、铜镂、铜铃等,花纹图案配色讲究,多采用红黄白三色。饰物一般为银、铜或贵质制品,有头饰、领饰、胸饰和服饰。现有不少黎族男女服装已改变成现代款式。



于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众多的黎族文化,最后又讲到了黎锦,黎锦做工精细,图案多变,色彩鲜艳,驰名全国。元代著名纺织家黄道婆就是在三亚学习黎族妇女的黎锦纺织技术而加以革新传播到中原。黎锦图案有水波、藤条、彩虹、云雾、槟榔林纹和古人舞纹等120多种。黎锦不仅是黎家妇女的服饰,也是旅游者钟爱的纪念品。



文字、图片有学院提供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