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信息防范意识 创安全就业之路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2-10浏览次数:1

——旅业管理学院就业信息防范意识班会

    随着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拉开序幕,同学们正踌躇满志地谋划着走出校门、迈出报效祖国和家庭的第一步。与此同时,由于急于找工作及涉世未深,很多同学在求职过程中,人身、财产、交通等安全问题会被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所取得。针对这一问题,我院四个2018届毕业生班级于12月10日在书知楼2104陆续召开了提高毕业生就业信息防范意识的主题班会。

    我院思想导师石玲老师与李湘婷老师在此次主题班会上,针对当今社会中各类就业陷阱的发生案例,将就业陷阱分为八个类别。一是虚假广告陷阱:一些用人单位夸大或隐瞒自己的某些情况。二是色情陷阱: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招聘、面试等方式侵犯学生。三是传销陷阱:传销者以帮忙找工作为理由、以高薪为诱饵骗求职者去进行非法传销活动。四是协议陷阱: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逃避责任,让学生签订不平等的协议。五是试用期陷阱:一部分单位为了使用廉价劳动力,在试用期上大做文章。六是收费陷阱: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设立各种项目收取不合理费用。七是薪酬陷阱:用人单位利用各种理由不兑现面试时所承诺的薪酬待遇。八是智力陷阱:用人单位将应聘者的劳动果实占为己有。


思想导师石玲老师在向同学们讲解就业陷阱的类型

    面对这些陷阱,新一届的毕业生又该如何去面对呢?两位思想导师,也与同学们分享了一些方法。1、在就业过程中要提高就业安全意识,学会识别真伪、保护自己,要加强对相关法律知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知识的学习。2、参加招聘会活动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不要采取“天女散花”的求职方式。3、应聘前要多方面、多渠道详细了解公司情况及背景。4、警惕卷入任何形式的传销活动,防止钱财被骗,保护好个人各种有效证件安全。5、大家在求职时应该理性、理智地看待薪水福利等各种待遇,切不可盲目,不假思索。6、防止网上求职上当受骗。网上求职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产物,是一个发展趋向,毕业生网上求职时,要到正规合法的网站上,并且务必要保护好个人。7、求职过程中一旦遇到麻烦及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要及时报警。


思想导师李湘婷老师向同学们分享提高防范意识的方法


学生认真听思想导师的讲解

    学生就业难,难在学生对社会、对自身的了解不够,学生应保持一种平和、阳光的心态,充分剖析自我,增加辨别力,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防范各类就业陷阱,提高就业成功率。



  (文:羊潇琪)

  (图:羊潇琪)

  (编辑:李湘婷)

  (责编:李湘婷)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