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承】第8期——传承刘胡兰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发布者:赵晓乐发布时间:2025-04-10浏览次数:12


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长河中,刘胡兰的名字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闪耀着永恒的光芒。她以年仅 15 岁的柔弱身躯,承载起坚定的革命信仰,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壮丽赞歌,其精神成为红色传承中熠熠生辉的瑰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刘胡兰出生于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便饱尝生活的艰辛,也因此早早对黑暗的旧社会滋生出强烈的不满。全国抗战爆发后,抗日民主政府在文水成立,革命的火种悄然播撒在这片土地,刘胡兰也开始接触进步思想,一颗革命的种子在她心底生根发芽。她积极投身于村里的抗日儿童团,不畏艰险,为八路军站岗、放哨、传递情报,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在血与火的淬炼中逐渐成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卷土重来,占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面临严峻考验。1945 11 月,刘胡兰参加了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在 40 多天的学习里,她如饥似渴地汲取革命知识,阶级觉悟得到极大提升。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积极投身于革命工作,与党员同志并肩作战,带领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参军,为巩固解放区、支援前线做出了重要贡献。1946 6 月,年仅 14 岁的她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投入到艰苦卓绝的斗争中。

1946 10 月,国民党军进犯文水县城,形势危急,县委决定转移大部分同志上山保存力量,刘胡兰却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请缨留下来坚持斗争。她和留下来的同志们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掩埋粮食,巧妙地与敌人周旋,还配合武工队镇压反动村长,给敌人以沉重打击。1947 1 12 日,不幸的阴霾笼罩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和其他 6 位革命群众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她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坚定与勇敢,面对敌人的审讯,她斩钉截铁、毫不畏惧,一句 “怕死不当共产党!” 如洪钟般响彻云霄,让敌人胆寒。敌人见威逼不成,便残忍地将同时被捕的 6 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妄图以此震慑刘胡兰。然而,她并未被敌人的暴行吓倒,反而从容地走向铡刀,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壮烈牺牲,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 15 岁。

刘胡兰的英勇事迹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她的精神震撼了无数人的心。1947 3 月下旬,毛泽东同志在转战陕北途中,听闻刘胡兰的英雄壮举后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八个大字,这是对刘胡兰短暂而辉煌一生的高度赞誉,也是对她所代表的革命精神的深刻诠释。邓小平同志曾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 江泽民同志也题词:“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 这些题词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刘胡兰精神的高度重视与推崇,也激励着全国人民传承和弘扬这一伟大精神。

刘胡兰精神内涵丰富,在新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价值。其核心要义在于坚定信念、不屈不挠、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坚定信念是刘胡兰精神的基石,她在年少时便树立了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将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面对生死抉择,始终坚守信仰,毫不动摇。这种坚定的信念,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支柱。在当今社会,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保持正确的方向。

不屈不挠是刘胡兰精神的灵魂。面对敌人的残酷迫害,刘胡兰毫不退缩,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精神与之抗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从个人的学习、工作困境,到国家发展面临的难题,都需要我们发扬不屈不挠的精神,勇于面对挫折,永不言败,在困境中砥砺前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战胜困难,不断开拓进取。

敢于担当是刘胡兰精神的本质。刘胡兰在革命的关键时刻,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顾个人安危,为了保护群众、完成党的任务,挺身而出。在新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与责任,无论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还是在面对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问题时,都要有担当精神,积极作为,勇于承担责任,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基层工作者扎根一线服务群众,到科研人员攻克技术难题,再到军人保家卫国,每一个敢于担当的身影,都是对刘胡兰精神的传承与践行。

勇于奉献是刘胡兰精神的精髓。刘胡兰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展现出了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无数的英雄模范以刘胡兰为榜样,默默奉献,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舍小家为大家。在当下,我们依然需要这种奉献精神,从志愿服务到扶贫济困,从抗击疫情到抢险救灾,无数人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的价值,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民幸福生活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传承刘胡兰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对于我们新时代的奋斗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从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到科技创新的突破,从社会治理的完善,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每一项任务都艰巨而繁重。刘胡兰精神能够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在追求目标时坚定不移,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另一方面,传承刘胡兰精神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刘胡兰所展现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通过弘扬刘胡兰精神,能够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凝聚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在校园中,通过开展刘胡兰事迹的学习教育活动,可以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时代传承刘胡兰精神,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广泛传播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和精神内涵。利用学校教育、社区宣传、媒体报道等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刘胡兰,认识到她所代表的精神价值。例如,编写相关的教材、读物,举办主题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刘胡兰的故事,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其次,要将刘胡兰精神融入到社会实践中。鼓励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以刘胡兰为榜样,践行坚定信念、不屈不挠、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在企业中,倡导员工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在社区中,引导居民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公益活动;在政府部门,要求公职人员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敢于担当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将刘胡兰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和坚强意志,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诱惑不动摇,积极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无论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还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都要以刘胡兰精神为指引,展现新时代中华儿女的风采。

刘胡兰,这位年轻的革命先烈,虽然生命短暂,却以其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崇高的精神,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她的精神将如同火炬一般,代代相传,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传承刘胡兰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刘胡兰精神在新时代绽放耀眼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