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四川宜宾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抗日民族英雄。她以“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信念投身革命,在东北抗日斗争中浴血奋战,最终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她的事迹与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一、事迹与精神
(一)从书香门第到革命先锋
赵一曼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却自幼追求进步。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赴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她剪短长发、改名“一曼”,誓言“将生命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她主动请缨奔赴东北抗日一线,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率部在冰天雪地中与日军周旋。
(二)白山黑水间的钢铁战士
在东北抗联,赵一曼以“红枪白马”威震敌胆。她带领战士夜袭日军据点、破坏铁路运输线,被群众称为“密林女王”。1935年冬,她在掩护部队突围时负重伤被俘。日军企图用酷刑逼其投降,但她以钢铁意志承受老虎凳、竹签钉指等折磨,始终未吐露半字情报。
(三)血书映丹心 母爱铸忠魂
在押送刑场的火车上,赵一曼给幼子写下绝笔信:“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封家书不仅是一位母亲的深情,更是革命者对信仰的终极诠释。
(四)精神丰碑: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
赵一曼的精神内核:
信仰至上:为民族解放舍生忘死;
坚韧不屈:肉体可摧,信念不灭;
家国情怀:小我融入大我,柔情化作铁骨;
革命浪漫:将理想主义与热血青春完美结合。
二、传承与启示
赵一曼的精神跨越时空,为当代青年提供精神坐标:
对党忠诚:新时代需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
迎难而上:在民族复兴征程中勇担重任;
家国一体: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洪流。
她的故事被写入教材、搬上银幕,哈尔滨的“一曼街”、宜宾的“一曼纪念馆”持续见证着红色血脉的延续。2023年,赵一曼入选“国家记忆·百年风华”百位人物,激励新一代以史为鉴、砥砺前行。
赵一曼用29年生命书写了共产党员的壮美史诗。她的精神如同一面旗帜,飘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让我们铭记这位“红枪白马”的女政委,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以奋斗之姿告慰英灵:今日之中国,正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