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教融合与滨海旅游创新:我院嵌入式旅游与城市治理科研团队成功举办暑期学术沙龙

发布者:赵晓乐发布时间:2025-09-07浏览次数:10


近日我院“嵌入式旅游与城市治理”科研团队成功举办暑期学术沙龙,围绕“海南自贸港背景下滨海旅游与休闲管理产教融合研究方向”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本次沙龙特邀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刘海洋教授进行点评指导,亓元教授、陈扬乐教授及团队核心成员共同参与,就特色专业群建设、嵌入式旅游发展路径与跨学科融合创新进行了全面交流。

会上,陈扬乐教授回顾了海南省产教融合特色专业群——“滨海休闲管理专业群”的建设历程,重点介绍了该专业群与“嵌入式旅游与城市治理”科研团队的协同发展机制。该专业群整合了旅游管理、康体休闲与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等多个专业资源,覆盖三个学院,体现了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的先进理念。陈扬乐教授强调,专业群建设与学校“大健康与生活服务”学科平台高度契合,为嵌入式旅游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与康管学院、体育学院的资源整合,推动课程创新与教学模式变革。

亓元教授在主题发言中系统阐述了七个重点研究方向,为团队科研工作提供战略指引,包括国际滨海旅游消费机制研究、业态融合与创新机制、智慧化与低碳化协同、邮轮游艇产业本土化适配、旅游文化IP与在地性传承、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创新以及银发旅游风险防控与应急体系。亓元教授特别指出,嵌入式旅游与城市治理研究应当紧扣“国际化、特色化、产业化”三大核心,充分发挥三亚作为滨海旅游城市的资源优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

团队成员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分享了学术见解。张颖超副教授以西沙邮轮旅游为例,探讨了嵌入式旅游在文化功能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实践路径;张倩老师基于入境旅游大数据,分析了嵌入式旅游视角下国际游客行为特征;荆耀霆老师从旅游目的地品牌创新角度,提出嵌入式旅游IP营造策略;陈宁老师强调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提升嵌入式旅游与城市治理的协同效能;王伟老师则探讨了高尔夫、滨海运动与环岛旅游线路的整合模式,为嵌入式旅游产品设计提供新思路。

刘海洋教授对沙龙的研讨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强化属地问题意识,聚焦三亚嵌入式旅游发展真问题;注重理论建构,通过比较研究提炼本土化理论模型;加强成果导向,推动调研数据转化为学术论文、咨政报告与创新案例;深化跨学科合作,整合旅游管理、公共管理、信息技术等多学科资源,提升城市治理研究水平。



本次学术沙龙不仅深化了团队对嵌入式旅游与城市治理研究的理解,明确了未来科研发展方向,还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与创新力。亓元教授在总结中鼓励团队成员充分利用产教融合平台与政策支持,深入开展嵌入式旅游理论与实践研究,力争推出具有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实效性的科研成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城市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沙龙在热烈研讨中圆满结束,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嵌入式旅游与城市治理研究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