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专栏】学长学姐说

发布者:赵晓乐发布时间:2025-09-19浏览次数:10


欢迎来到三亚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优秀的学长学姐们用亲身经历为你指引方向——

从专业学习到实习实践,从竞赛获奖到志愿服务,他们的故事将助你开启精彩大学时光!

聂明辉 个人介绍

聂明辉族,共青团员,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301班学生。现任班级学委、学生会主持队副队长、旅游竞赛联盟社团社长,在获奖方面,获第十四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梦回唐王城·醉美永安湖”文旅创新大赛华南赛区一等奖、全国旅游院校旅游产品策划大赛优秀奖、校学业二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学干部、创新实践一等奖等19荣誉。在活动方面,作为活动负责人带领团队,策划并举办旅酒学院“i三亚 正青春”旅游嘉年华活动,参加海南省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活动。在学术方面,作为项目负责人立项并结项国家级大创项目“Travel Creator”并且在《炎黄地理》发表《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南农文旅数字化融合发展研究》学术论文一篇。在实践方面,创立海南启铭星旅行社有限公司并成功运营

专业认识与个人成长

旅游管理这门学科不仅局限于课堂里,更是开眼见世界的过程。大学两年的时间里,我把课堂搬进了真实世界:在高教论坛的准备间、在三亚的五星级酒店、在乡野村寨的调研路上,我一次次验证“旅游管理=体验经济+文化传播+可持续运营”的公式。从“背导游词”到“写比赛计划书”,从“上台主持”到“给专业评委路演”,我逐渐从“社恐新生”成长为手握国、省级奖项、管理15人社团、公司营收由负转正的“六边形战士”。我深刻体会到:旅游者并非仅为“纸上谈兵”的思考者,更是“行万里路”的实践者。我们不应仅成为“故事捕手”,更需成为“价值放大器”,把我们每一次的旅途转变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将每一次服务提升为文化自信的传播。

学长寄语

亲爱的2025级萌新们,欢迎来到北纬18热带文旅圣地!把地球仪轻轻一转,当指尖停在这条“黄金纬度”与“南海经线”交错的刹那,你就触到了三亚。大家要明白大学它不是高中加长版,而是一场“从01”的无限游戏,在这里有无限可能:别怕专业“卷”,你完全可以把课堂作业做成创业项目;别怕舞台“高”,我大一时握话筒手也会抖,如今却能主持千人大会;别怕失败“多”,我比赛到省赛也会被刷下,复盘后直接把项目落地成公司。请把“好奇”调到最大值,把“尝试”当成日常动作。三亚学院的海风会吹走你的怯懦,椰林会记录你的成长。愿你们用脚步丈量世界,用专业改变世界,用热爱点亮世界——下一站,我们在“更好的旅行”里遇见!

阎忠煦 个人介绍

阎忠煦,汉族,中共预备党员,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2201班生。曾任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旅言辩论社)辩论队队长、团委组织部副部长。现任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三亚学院学生委员会委员。获得校“学习进步奖学金”、“优秀团学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院“优秀志愿者”等荣誉。获得“万旅杯”全国大学生粤港澳海洋旅游三等奖、“江灵·关爱留守儿童支教计划”荣誉证书。

专业认识与个人成长:

通过三年的专业课程与实践学习共同塑造了我的专业视野。大三上学期,我进入三亚·亚特兰蒂斯复游拍部门完成了为期7个月的摄影助理岗位课程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将专业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通过优秀表现多次获得转岗“潜水摄影师”和“白鲸摄影师”的学习机会,并在此期间考取了PADI-Open Water Diver潜水证,实习结束被评为“优秀实习生”。旅酒行业具有多元融合的鲜明特征,学院通过产教融合与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不断拓宽我们的专业视野与实践能力,帮助我们成长为复合型人才。

学长寄语:

站在大学这个新起点,或许你们会忐忑于未知的挑战,但也请满怀期待,因为这里将是你们探索自我、创造价值的广阔舞台。愿你们在这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王志 个人介绍:

王志,汉族,旅业管理学院休闲体育高尔夫2201班本科生。现任高尔夫校队副队长。获得优秀实习生称号,学术与实践并重,获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高等院校高尔夫冠军赛技能大赛二等奖,省比赛等奖项,参与各大赛事活动。

专业认识与个人成长:

通过三年的系统学习与实践,在许多人眼中,高尔夫是一项优雅而缓慢的运动,是商业精英们在绿茵场上社交的工具。然而,对于我而言,那18个洞的球场,不仅是球场,更是一面映照内心、磨练心性的镜子,一堂关于策略、耐心与自我超越的人生必修课。

学长寄语:

未来的答案不在任何人的口袋里,勇敢去试错,你的热爱藏在你一次次的心动和尝试里。毕业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真正自主学习的开始。这个世界奖励那些持续好奇、不断进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