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旅游管理系副主任、南村博士村长王秋娜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及旅酒学院党员师生赴崖州区开展专题调研,并与崖州区政府办公室、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领导围绕“传承文旅基因·赋能乡村振兴”举行座谈。双方就南山村文旅融合的规划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在博士村长项目深化、校政联合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党员先锋作用发挥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开启校政合作赋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一、 深化“博士村长”项目,智力下沉精准赋能
座谈中,王秋娜老师向崖州区领导汇报了“博士村长”项目的推进情况、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工作思路。该项目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智力引擎,引导高层次人才携技术、理念深入乡村一线。与会领导高度评价了王秋娜博士团队在项目中所提供的智囊支持,并期待未来能进一步依托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优势,为南山村乃至崖州区的乡村旅游规划、业态设计、品牌营销提供更精准、更前沿的智库服务,将学术研究成果写在崖州的田野大地上,切实推动“博士村长”项目从“落地”走向“生根结果”。
二、创新校政联动机制,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本次调研是落实校政战略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质性一步。双方一致认为,高校的智力资源与地方的政策、实践场域相结合,是破解乡村振兴难题的关键。未来,双方将共同构建“高校-政府-乡村”三级联动平台,建立常态化沟通与项目对接机制。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将积极融入崖州区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特别是在南山村的文化旅游IP打造、农旅融合项目开发、乡村运营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共赢。
三、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践行“课程思政”与校政合作
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率先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王秋娜老师在座谈中介绍,旅游管理专业将把崖州区、南山村作为“行走的课堂”和“思政教育的实践基地”。通过“校政合作”模式,把真实的乡村文旅项目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国情、乡情,培养其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这一举措正是 “课程思政” 的生动实践,它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构建了“思政引领、项目驱动、校政协同”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新范式,旨在培养既懂专业又怀有乡土情怀、勇于担当乡村振兴使命的新时代文旅人才。
四、 突出党员先锋作用,党建引领汇聚合力
此次调研与座谈也是一次深刻的党员主题活动。双方党员同志在交流中共同感悟服务国家战略的“初心”,凝聚了奋进的力量。未来,校政双方计划联合开展特色党员活动,例如组织师生党员与村内党员结对,共同参与南山村的文旅项目策划、乡村美学改造、志愿讲解服务等,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通过党建引领,进一步激发党员在服务地方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校政合作注入强大的“红色动能”。
此次崖州之行,不仅是一次卓有成效的调研研讨,更是一次“悟初心、共奋进”的生动实践。双方均表示,将以南山村为起点,持续深化合作,共同为崖州区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书写校政联动、产学共荣的崭新篇章。

